你的行业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当时老板设立合规部主要是集团大了,业务繁杂,对外需要审视商业合作有没有纰漏,对内需要监察内部流程环节有没有跑冒滴漏,顺便重新平衡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划分,所以这个部门属于集团里的强势强力部门,内外部资源在当时也是一流的。
我从部门创立的时候就在,下面挑一些有代表性的。
第一个案子,消失的资金
这个案子也是部门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案子,领导转过来的,举报是半实名举报(对领导实名对我们匿名),指向很明确,内容很简单,我司旗下某会展公司存在贪腐及管理问题。
该会展公司是集团体系内的一个另类,主要是为某一类型的大客户专门设置,用来维系客户关系,平常的业务主要就是协助大客户商务接待、举办活动等,会展公司级别也比较高,负责人是老板的前翻译。
这样一个地位极其特殊的公司的案子,属于是领导专门转过来给部门拿来开山立威的,没想到是个硬骨头。
我们入场后,按照事先的计划,把该走的流程走了一遍,拜了会展公司负责人的码头,毕竟是部门第一次办事,说明了情况和来意,得到了该负责人嗤笑的一句话:「我就不信你们能查出什么来。」
但没过几天,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经过我们铆着劲的初步梳理,会展公司不仅存在管理问题,比如补贴发放不规范、业务审批随意等,还存在惊人的业务漏洞,从这个漏洞环节流转出去的资金 200 万以上。等我们把初步情况汇报上去后,老板也震惊了,专门指示该会展公司业务全停,员工全体待岗,合规部门继续严查,毕竟在当年,200 多万还是很大的一笔钱。
我们拆解一下这个漏洞,会发现这其实是个窝案,从负责人到财务到底下的业务员都是参与者,而且这个模式应该是跑了一段时间了,从账面上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财务口和业务口的解释不符合常理。比如有一个商务活动,支取了 2 万多现金,一般来说支取现金这种情况有,但那么大额的比较少见,更奇怪的是入账拿的是香烟的收据。业务口咬死是给客户送烟,但首先收据入账就不符合财务要求,再说拿 20 多条中华去送礼?于是财务软了,吐了一点信息,说是公司负责人同意的,其他的就再也问不出啥来了。漏洞出在哪算是大致摸清楚了,但是怎么把这个漏洞的流程再现跑通,参与的各方在其中都是什么角色还是没办法确认。
只好继续细翻账目追查,但收效甚微。这时有人突发奇想,能不能给大客户们发询证函,问问他们是不是收了或参与了,直接把领导气笑了,这些客户不止是我们,就算是老板也一个都得罪不起,还发询证函,发过去一小时内,集团就得原地解散。突然,又有人提出,我们能不能反向操作,不给大客户发询证函,我们给会展公司的下游合作方,像酒店啊、旅游公司啊、烟酒公司啊这些发,毕竟我们对他们来说也是大客户了。这是个好办法,可以试试。
在发了几十份询证函后,没想到石沉大海,毕竟询证函这玩意,因为发的函件是要对方证实某些发生过的业务或者资金往来,懂的人知道是有一定效力的会考虑给回复,大多数人都不懂,接到可能认为是骗子,更不排除有些下游合作方早就跟会展公司串通好了的。有零星回复的也没有什么新的线索。
后来领导发了狠,重新梳理了一遍,之前没发询证函的市内的五星级酒店(因为直辖市五星酒店都是很硬的业务,基本没有作假的空间)也要求发了函,结果,有一家温泉酒店回了函件,说,我司有一张空白支票在他们酒店抵押,希望我们尽快处置。
突破口!
开车直奔酒店,取回支票一看,除了金额没填,其他都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只要填写了数字这张支票就可以使用。酒店经办人交这张支票给我们的时候也说,这个很奇怪,但由于我们集团在他们那业务量很大,而且信得过,也就没有特别在意,收到询证函才意识到不太对,赶紧联系我们。
我们重新梳理复盘后,发现这张支票的业务经手人是一个刚入职没多久的年轻人,叫章健。由此我们做了一个跳跃式的推论,即,这张支票并不是实际业务发生存在的,它存在的意义只是拿来试探章健的,因为一个正常人无论如何都能判断出,把一张空白支票交给外人是不合规定且存在很大风险的,只有把它作为年轻人的投名状才能解释得通,只要章健违反规定把空白支票交出去了,他们就可以吸收这个年轻人,反之可以业务疏忽的理由蒙混过关后续再找由头把他辞退,至于为什么选择市内的五星级酒店,应该是对方比较正规负责,不会私自拿了空白支票去取现。而之所以被我们发现,是因为考验章健的时间正好卡在我们入场前不久。
为了证明我们的推论,决定把章健叫来问话,为了把这场戏做足,我们做了多次模拟,并找出了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针对性加强。比如,为了离间章健和公司团伙,领导把空白支票复印后填上了 20 万的数字作为道具,又如通过关系邀请了两位着警服的警员在问话当天到场在门口等候。
当天上午,通知了章健下午四点到合规部会议室问询,第一轮问询下来,我们只是不痛不痒地聊了会天,章健还牛皮哄哄,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但他出会议室去喝水透风的时候,看见门口两位警员,脸色就开始起变化了;第二轮问询开始,我们单刀直入,直接提起空白支票的事,果然章健开始兜不住了,开始往外甩锅,说自己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办事,什么都不知道云云。当我们把复印的支票道具扔到他眼前,告诉他这张支票已经被填写了大额数字,他的行为已经涉及严重犯罪足够判刑的时候,章健双手抓头发,双腿不停地抖,喃喃地说:「我什么都没干,就给了我 5000 块,我就买了个数码相机。」他崩溃了。
领导再次给他施压,现在是下午五点多,五点半我们下班前你不说清楚问题,门口两位警察就直接把你带到分局去,到时候你跟警察交代可没那么好待遇,公司一定会要求从严处理。我才明白,之所以选择下午四点开始问询,讲究就在这,还可以利用时间观念进一步施压。
终于,刚进团伙没几天的章健招了,我们也搞清楚了整个团伙的作案流程和扮演的角色,这伙人仗着为大客户服务,笃定公司没办法向大客户求证业务虚实,采用虚构业务夸大业务支出的方式,伙同下游合作方或者设立皮包公司套取公司业务资金,比如大客户说我下周有个商务活动,预算 50 万,这帮人计算后发现成本 40 万,有 10 万的利润空间,就通过虚构大客户临时提高标准、故意抬高成本等方式把这 10 万利润的大部分给侵蚀掉。
他们之所以一直没出事,就是因为从负责人到底下业务员全部都沆瀣一气,同时把不愿意入伙的人通过类似空白支票这种考验给排挤出去。
涉案金额超过 200 万,写完报告提交上去,让老板定夺是否经侦介入继续深挖。
后续:报告提交上去没多久,该团伙中一核心人物在家自绝,老板曰到此为止,其负责人一身轻松移居澳洲。
第二个案子,酒店里的秘密
之前说过,老板旗下业务繁多,其中就包括酒店,甚至成立了酒店集团来运营,管理的酒店从东北到海南岛,从招待所级别的到国宾馆级别的都有,极其庞杂,所以,给我们安排了对酒店的内审工作,主要对酒店内部管理进行审查,排除经营风险。理论上这是个肥差,审计酒店嘛,对方总得安排吃好住好,而且酒店业务相对比较成熟稳定,容易出问题的就是那几个环节,于是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第一站,某海岛准四星级酒店。
酒店总经理亲自出来接待,毕竟之前会展公司的案子在集团内是投下了重磅炸弹的。为了避嫌,我们都是要求吃正常的员工餐或者自助餐,不让被审计方招待。当天晚上大部分同事就在酒店吃了自助餐,也许是特意准备的,内容还是很丰富,鱼虾蟹都管够,我因为有其他安排没一起用餐,按同事们的说法,叫躲过了一劫。
我们一票人和酒店几个高管,拉肚子拉了个通宵,最后都被拉到医院打吊瓶去了。但是奇怪的是,当天用的自助餐,其他的客人都没有问题,难道酒店方有重大秘密不想被我们发现,用定向下毒的方式赶我们走?也不像,毕竟他们几个高管也中招了,再说这样搞只会增加仇恨,并没有很好的收益。
保险起见,我们翻看了用餐时段的录像,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初步判断应该是单独给加餐的海鲜不新鲜导致的。因为没有涉及外人而且大概率是意外,而且酒店总经理也中招了但一直忙前忙后,也处理了他们酒店的人,我们领导虽然还是气不顺,但也没有再苛责对方。
休息了几天后,算是正式入场。话说酒店的内审相对好做,一般收入部分就是房餐两个大头,这部分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关注涉现金部分的管理就行了,略微麻烦的是成本费用,细项很多,但由于酒店都是长期经营的,除非一开始就有埋的雷,否则变动也不会特别大。而且我们领导也精通酒店业务,直接就告诉我们,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一颗星 10 块钱。什么意思呢?就是三星级酒店,一间房的直接运营费用大概在 30 块左右,四星级的 40 块,五星 50 块,有了这个,基本大数也就框住了。
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我们领导东哥也不时跟我们讲讲他之前审计酒店的趣事。有一次他去内审一家五星级酒店,在账目里发现一个奇怪的费用项,叫做药品支出,酒店有药品支出项倒不能说不正常,有时候住客有个头疼脑热的准备一些常备药是能解释得通的。但他发现这个费用项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大几千,这就完全说不通了。问总经理,也说不清楚,来接手的时候就一直有这项支出,他怕有什么历史遗留,见这钱也不算多,也就一直没有深究。然后我们领导东哥就毛了,这尼玛小钱就不是钱吗?让你们财务把底单拿过来。底单拿来一看,好家伙,支付的都是计生用品!
把我们东哥气笑了,你们还开展这种业务?酒店总经理看了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澄清我们酒店是合法经营,绝对没有那种业务。东哥也表示相信,毕竟他在这酒店也住了些日子了,这家五星级酒店管理还是正规严格的,目测确实没有这些污七八糟的业务。
正当我们表示这有啥好说的,再严格管理的酒店偶尔也会有些漏洞被人钻了,东哥神秘一笑,正准备继续讲下去,突然,有人暴拍桌子大叫,我们知道肯定是有了大发现,都围了过去。只见一个同事指着一大叠粉色的采购底单,上面蓝色复写纸复写的印迹清晰可见,每一张都写着:
死鱼 XX 斤
死虾 XX 斤
死蟹 XX 斤
原来这家酒店采购的海鲜,全部都是死物,令人窒息的是,连装都不装,所有的采购单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天吃坏肚子也就正常了,但为什么没有见过客人投诉?
总经理降级,采购后厨全部干掉,后来我们才知道,送货的鱼贩会配套送来止泻药,而为了掩盖死鱼烂虾的味道,这家酒店的自助海鲜全部都是重料重口味。
回去的航班上,我问东哥:「哥,你上次说的那家五星级酒店,他们有什么秘密吗?」
东哥点点头。
「是什么?真的有那种业务?还能瞒得过你的眼睛?」
「他们真的藏得很好,就算你见着了,你也不会往那个方向想。」
「比如?」
「你能想到他们把小姐打扮成保洁?」
绝!
第三个案子,大山中的乌云
首先声明一下,文中的内容均是发生过的真实案件,虽然从时间上说已经脱敏脱密了,但我也会略做调整。
自从入了合规这个门,简直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商务、法务、财务、业务几块内容都要求有所涉猎并且精通起码两项,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对于我自己来说,最难把握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前一后」两个环节。「前」就是商务的尽职调查,要搜集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加上对事物发展的判断,事成了不一定是你尽调做得好,不成肯定你得背锅,简直就是一门玄学。「后」是指做离任审计,更是玄学中的玄学,有资格被做离任审计的都是高层级且核心的领导人物,涉及人,就一定涉及人心,最难。
这是一次对某度假区总经理的离任审计。这个度假区位于大山深处,依山傍水,有高尔夫球场、高星级酒店群等。该总经理也到了总裁助理级别,属于高管序列,这次是准备把他调任回总部,官升半级,由于度假区业务比重大,他也待得时间很长,快十年了,所以老板要求尽快做一次离任审计,不是不信任他,而是要真实地摸摸底,也给继任者排排雷。
进场后,度假区总经理朱总安排的一切都让人感觉很舒适,毕竟人家是专业的,每年定时定点接待老板和老板的客人。从财务账面上看,一切都很平稳,现金流稳健,每年都略有盈余,收入和成本费用水平也基本符合这种大型度假区的水平。抽检了一些凭证和银行流水,没见异常,资产抽盘了一些也基本正常。唯一感觉有点奇怪的是这里的服务人员都热情得异常。一般来说,这种大型度假区的人员素质总是参差不齐的,前台碰不到,后台总能遇到几个二愣子。但奇怪的是,不管前台后台一个个都真的把我们当上帝一样,那一脸的真诚甚至虔诚的热情,确实让我印象深刻。
我好奇地问了一下朱总,朱总哈哈一笑说道,这也是托老板的福,在这大山深处修建了这样一个大工程,给山里这些淳朴的人们勤劳致富的机会,度假区员工的福利好,活不多。这个拍得是真专业!
晚上吃饭的时候跟同事聊起来,他也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同时他还提到一点,这地方的薪资福利对当地人来说可能确实可以,但对外地人来说就一般般了。他们的人力和财务总都已经走了好多个了,基本一年走一个,离职原因填的全部都是个人发展或者福利待遇问题。我说不会吧,财务人力都是集团直管直接派下来的,薪资福利是很不错的,而且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是挺享福的,怎么会走马灯似的走?
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两个已经离职的财务总的联系方式,打算做个简单的访谈,看看有没有漏项。第一位,很有意思,很健谈,但感觉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第二位打过去很冷淡,把自己拎得很清楚,挂电话前我例行问了一下他离职的真实想法和原因,他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