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风急雨骤,越要快速响应
7月19日傍晚,一场势如瓢泼的暴雨突袭杭城。有些路段被积水淹没,甚至有车辆熄火趴窝。暴雨来得突然,相关部门的响应也很迅速。杭州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今年以来第一个暴雨红色预警,市防指也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截至当晚23时,杭州市区21处较大道路积水点已经清理完成20处。7月20日早高峰,路面又恢复了正常通行。
这场暴雨,是个“狠角色”。截至7月19日23时,短短几个小时里杭州市拱墅区景安社区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32mm。从暴雨现场的一些视频和照片来看,确实让人有点揪心。在一处涵洞里,几辆车几乎被没了顶,好在人都没事。暴雨正好遇上了晚高峰,有些路段拥堵较为严重,导航上的路线也变成了一片深红色。暴雨来势汹汹,一下子打乱了市民出行等生活节奏。但在当天午夜来临之前,杭州交通基本恢复正常。这得益于充分的预案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的快速响应。前几天,嘉兴嘉善遭遇创纪录特大暴雨,同样因为应对及时得当,安然突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越来越呈现出极端化、小尺度、爱突袭、难预报等特点,给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出了更难的考题。比如这次嘉善和杭州的暴雨,雨量最大的地方就集中在某几个社区、街道,这种小范围的“暴雨中心”,对于气象部门来说特别难以精准预测。可一旦发生,往往又会造成严重影响。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越是风急雨骤,越要快速响应。响应快,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才能让受困人员早一些脱离险境,才能给后面的恢复重建争取主动。
快速响应,首先要做好一个“备”字。有备则无患。人们常说要未雨绸缪,既然小尺度灾害天气的行踪难以捉摸,那么就索性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各种可能。浙江目前正处于汛期,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等灾害性天气都可能遇到,必须做到有备无患。结合预案开展针对性的实战演练,建立应急、气象、林水、城管、规划资源等部门的预警和响应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防汛应急体系。各种预案有了,人员和物资也要准备好。积极推进防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防汛物资储备和储备点布设。
快速响应,还要做好“责”和“效”的文章。往年有些地方发生灾情应对不力,并不是没有预案,而是没有落实好预案中的责任,以致应急响应机制空转,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应急响应真正做到“有人应”,就要分解好任务,落实好责任人。关键时刻还要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汇报灾情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保证落到实处。同时,还需加强基层责任人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基层防汛减灾的应急能力,防范在应急抢险工作中的不作为。
最近浙江遭遇的两场暴雨,既是一次防汛实战,也是一次总结和提升的机会。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补齐短板,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确保安然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