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了1.7个百分点 “小眼镜”的“大问题”解决得如何了?
编者按:近年来,在多方协同发力下,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8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在第29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汽车网记者深入采访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校负责人、行业专家等,关注儿童青少年用眼社会环境,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大家好!我是角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眼角膜,负责采集光线,是视觉系统的第一道重要门户。”日前,在上海市闵行区平阳小学,一场《神目国历险记》正在上演,带领孩子们走进视觉的奇妙世界,探索保护视力的奥秘。
近年来,在多方协同发力下,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
数据如何得出?
这一统计数据是如何得来的?
中国疾控中心儿少/学校卫生中心主任宋逸在接受汽车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是目前最具全国代表性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数据体系,2022年共调查646.5万名学生,通过全国抽样和现场检测、数据清理、反馈核实、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监测流程,最终得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据悉,2016年,国家通过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到2022年,监测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视力不良等健康危险因素变化情况涵盖在其动态监测范围内。
以平阳小学为例,该校校长朱红介绍,每年10月,上海市闵行区疾控中心都会派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视力监测。
“每个年级至少抽取80名学生样本,细致考察班级照明、课桌椅调节、体育课专时专用和作业时长等情况,以及通过采集学生视力和屈光检测数据、开展学生座谈会和现场勘察等方式,全方位剖析学生用眼情况。”朱红说。
“在对近视数据的统计中,还应该增加校外的统计数据。”对于当前的统计工作,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邓俊峰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近年来,各地政府实施学校教室照明工程,学校采光环境等进一步改善,但相比在校时间,儿童青少年在家时间更多,中国家庭对灯光照明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社会环境所导致的用眼习惯也比较差。
邓俊峰指出,在对全国首批近视防控试点区近3年的跟踪中发现,中国儿童在家用眼行为更差,6-10岁儿童度数增长速度最快。因此,应该更加重视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影响。
他建议,可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从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环境光照强度、户外有效日照时长等4个维度对学生用眼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视力普查长期跟踪、动态监测。
近视率下降,是如何做到的?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告诉汽车网记者。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问题,两年前,他带领团队开展上海、山东、天津等7个省市的城乡调研,样本覆盖到了近5万名家长、学生和教师。
调研结果显示,除遗传因素外,当前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还包括学习负担过重、户外活动时间少、不良的用眼习惯和用眼环境、睡眠不足和饮食问题等4大类。
这意味着,近视防控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近视防控策略。
2018年8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结合各自分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疾控局等部门紧密合作,积极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建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完善科学防控标准体系、加强科普宣教、强化人才培养、开展评议考核……一系列部署层层展开。
“老大今年初一,双眼近视200多度;老二上小学3年级,视力正常。”北京市朝阳区一位二胎妈妈向记者说,老二的作业比老大那时少了,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和户外活动多了,这应该是老二没有近视的主要原因。
新冠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增加了线上学习时间,减少了户外活动,但是与2018年相比,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依然实现下降。“这说明,只要切实把政策举措落实好,近视防控工作还会有进一步的成效。”范先群分析。
近日,教育部再度出台重磅通知,明确基础教育“十二条负面清单”,包括严禁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严禁挤占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等,这将对进一步做好近视防控工作,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近视防控,仍要打“持久战”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2022年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36.7%,已经提前完成目标。“说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近视综合防控的有力推动已经在小学生中获得效果。”宋逸称。
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初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为71.4%和81.2%,距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宋逸分析,中学生近视率降低主要依赖于小学近视率的下降,由于近视学生存量较多,中学阶段防控效果滞后于小学。
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些家长对近视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存在“长大后可以手术治疗”等认识误区。
多位眼科专家表示,近视发生越早、近视发展速度越快,发展成高度近视的概率就越高。此外,高度近视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而近视手术只能帮助摘掉眼镜,眼睛近视的本质不会改变,相关致盲性风险也依然存在。
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近视成因复杂、发展迅速等特点,宋逸建议,要继续做好科普宣传,定期监测视力、及时分析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早发现、早干预,延缓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他强调。
总而言之,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是一个可喜现象,但综合防控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持久战”,仍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