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话非遗】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书写老字号新光彩

房屋相关 clz123 2023-07-04 11:18 27491

【探“店”话非遗】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书写老字号新光彩

【探“店”话非遗】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书写老字号新光彩

  “黄昌典,买笔不用选”,不少“老桂林”都对这句话很熟悉。这项起源于1855年的毛笔制作技艺,凭借着上乘的选料、精细的制作工艺,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也于2010年入选了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正阳路步行街的黄昌典毛笔新门店,听传承人讲述这项技艺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黄昌典毛笔选料严格,以山东济宁黄狼毫(后杂夹高级狸毛)、山兔背脊箭毛、湖麻(湖北萱麻)等原料为主,以广西资源县尾竹及雄鸡颈毛作配。制笔工艺讲求精细,制造工序包含水盆工、插盆工及修笔工等。水盆工即制造笔头的初坯;插盆工即制笔杆并将笔头初装笔杆,人均可日装百余支;修笔工将初装之笔依长短之处逐加整修,人称制笔绝活,人均每日修三五十支。

  100多年来,因为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黄昌典毛笔无论左右上下运笔,均能坚持“尖、齐、圆、健”4大特点,又以“黄昌典,买笔不用选”之美誉,“货销两广,誉满三湘”。近两年,产品逐渐进入北京、上海、深圳、青岛、杭州、武汉等各大中城市。

  探“店”地址:秀峰区正阳路步行街46号黄昌典毛笔

  主讲人: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应军

  ■传承

  历史传承已百余年

  毛笔,文房四宝之首。随着秦始皇统一岭南,毛笔传入广西,广西制作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鸡毛笔。

  据《桂林通史》记载,毛笔是桂林制笔业的传统产品。宋代桂林已产毛笔,有鸡、兔、羊毫等数种,至明清两代有了很大发展,毛笔制造由单一品种、纯毫笔向多品种、夹毫笔发展,使毛笔“硬柔合宜”而销路更广。清朝咸丰至光绪年间,由于贡院考生的需要,毛笔生产量大增,有10多户作坊100余名工匠,著名的有黄昌典、生花馆和太极图等店。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正阳路步行街的黄昌典毛笔门店。店内左右两侧摆放着两排古色古香的木制置物架,上面陈列着各类毛笔。正对店铺大门的一幅“百年黄昌典,买笔不用选”书法作品和店内悬挂着的制笔师傅工作场景黑白照片,也向客人们诉说着黄昌典毛笔悠久的历史。

  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张应军介绍,黄昌典毛笔起源于1855年清朝咸丰年间,由来自湖南的制笔匠人陈春廷和黄松山创立。

  “起初‘黄昌典’没有门店,主要是黄松山提着篮子走街串巷叫卖,他也在读书人日常出入的秀峰书院门前摆摊。”张应军告诉记者,虽然陈春廷和黄松山的制笔技术过硬,毛笔品质上乘,可一开始销量并不好。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黄松山想到了一个“请名人代言”的法子。“当时叠彩山定粤寺的住持能书善画,黄松山就赠送了一些毛笔给他,请他试用,住持用过后觉得这些笔很不错,就推荐给了当时暂居桂林的朝廷高官岑春煊。”张应军说,岑春煊当即买了几支毛笔,用过后赞赏有加。官员和书生们听闻此事后,便纷纷跟着购买,3个多月的时间里毛笔销量大涨。积累了一些资金后,黄松山就在现在的依仁路一带开设了黄昌典笔社,“黄昌典毛笔”逐渐成了金字招牌。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09日 来源:桂林晚报

  


  近年来,“黄昌典”将鸡血玉、漆器、象鼻山等桂林地方特色元素融入毛笔设计中。

  种类繁多 匠心工艺

  记者在黄昌典毛笔门店中看到,毛笔种类有狼毫、羊毫、鸡狼毫、紫毫等。作为“黄昌典”一大特色的鸡狼毫品种更是齐全,有长锋鸡狼毫、牛角鸡狼毫、玄青鸡狼毫、阳春鸡狼毫、白雪鸡狼毫、古法鸡狼毫等。

  据了解,黄昌典毛笔制作用料上乘、工艺精湛,一支毛笔要经过7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平时,张应军和另一位传承人蒋玲会在店里完成毛笔制作的最后关键几步。

  “毛笔最核心的部分是毛头。”张应军说,制作毛笔的第一步是选择毛料。据介绍,毛头的原料有羊毛、狼毫、马毛、兔毛、鸡毛、牛耳毫、麻等。“黄昌典”制笔的核心技术,在于狼毫、兔毫、鸡毫与羊毫的混合,因此制作出来的笔软硬适中,可书可画。

  张应军告诉记者,以羊毫为例,制笔师傅首先要把羊毛从皮上撕下来,将毛大致对齐后,再浸泡在水盆中脱油脂,并将其中的杂毛和绒毛梳掉。“梳完后,就需要‘齐毛’,把这束毛的根部切平,按照不同毛头的制作方法将不同种类的原料按比例搭配进去,之后再次梳毛,剔除杂毛、废毛。”

  他介绍,第二次梳毛时需要使其形成一个锥形,待毛料晾干后,就可以将其根部固定,绑成一个个毛头。

  对于笔杆的制作,张应军表示,起初,毛笔笔杆多用木头和竹子制成,之后材质逐渐变得多样,现在还会用麻秆、塑料、金属、牛角等制作笔杆。

  记者在店里看到,部分笔的毛头和笔杆用笔斗连接着,也有一些笔没有笔斗。据了解,这是由毛头的口径决定的,若是毛头口径与笔杆大小吻合,则可将毛头直接插入笔杆中;若毛头口径大于笔杆直径,则需要用笔斗连接。不过,也有部分笔斗是作为装饰,为了让毛笔看上去更漂亮。

  毛头和笔杆都制作好之后,就需要将两者连接起来。张应军告诉记者,焊笔头前,要去除笔头的浮毛,并检查其中是否有弯曲的毛。焊笔头时,则要根据毛头的性能和客户需求,留好毛头的长度。

  “不同的笔用处不同,其毛头的长度也会有区别。”他表示,焊毛头的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有不少讲究。“毛头必须装得直,同种类型的笔,每一支的出锋长度也要保持一致,而且焊毛头用的胶水多少也有讲究,胶少了可能粘不牢,胶太多了又会溢出来,影响书写。”

  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就需要将毛头上胶定型。记者看到,用于定型的“胶水”看起来类似浆糊。张应军介绍,这种特殊的“胶水”是以鹿角菜作为原料熬制而成。他告诉记者,给毛头定型不仅能使毛头保持笔直,更加美观,同时也能起到聚锋、便于套入笔盖、方便运输储存的作用。

  只见他先将毛笔浸入盛胶的碗中,并不断调整笔的角度,确保毛头已经被胶渗透。将笔取出后,他先用手将毛头中多余的胶挤出,之后又用一根线绕在毛头上,从根部滚到笔尖。这一操作不仅能进一步挤出多余胶水,也把笔头定型成了一个好看的锥形。等到毛头自然风干,并在笔杆上刻好字后,毛笔的制作就完成了。

  张应军告诉记者,黄昌典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其中,“尖”指的是毛头尖如锥,能聚锋;“齐”是指毛头散开后,笔毛的顶端是整齐的;“圆”则是指毛头的笔肚饱满,蓄墨能力好;“健”指的是书写过程中能感受到回弹。

  与时俱进 创新思路

  “黄昌典”创立以来,得到过不少文人墨客的青睐。在黄昌典毛笔门店中,还挂着工笔画大师于非闇的《滇茶鹁鸽图》和《玉堂富贵图》。

  记者留意到,两幅画的落款处特意标明了“桂林黄昌典笔”字样,这也反映出名家对黄昌典毛笔的认可。

  张应军介绍,抗战时期,大批文化名人来到桂林,田汉、郭沫若、何香凝、张大千等名家都曾用过黄昌典毛笔,黄昌典毛笔也是李宗仁等政要馈赠各界名流的礼物。“这些名家将‘黄昌典’的名气带了起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昌典毛笔的销量到达了顶峰。”

  创立168年以来,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一直传承至今,但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历过低谷。近几年,“黄昌典”完成了新运营团队组建,进行了新老交接,“黄昌典”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09年,“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列入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黄昌典”获评“广西老字号”。

  2021年,新一代“黄昌典人”接力传承,成立桂林漓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运营。“黄昌典”在产品的品类、选料、包装、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升级,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让产品更贴近年轻人,其中部分产品兼具收藏价值和装饰功能。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毛笔有些‘老’了,如果不能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不能吸引他们的参与和传播,那么之后这个非遗项目的传承或许就断了。”桂林漓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想表示,经过两年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提升,他们改进了毛笔笔头材料配比,增加笔杆材质类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

  记者在店里看到,部分产品中融入了桂林地方特色,既保证了实用性,又增加了美观度,如“鸡血玉”笔杆毛笔、墨碟、笔架山组合文房礼品,“漆器”笔杆毛笔、象鼻山笔架,融入“漓江烟雨”“象山水月”等桂林元素。另外,也有针对学生群体推出的新产品,包装为新国潮风,笔杆为彩色,搭配卡通的动植物笔托,趣味性十足,深受欢迎,并入选了2022年中国贸促会的国礼国风系列产品。

  2022年,“黄昌典”荣获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红点奖。2022年9月,黄昌典毛笔入选“国礼”品牌“中国好礼”推荐产品名录。2023年设计再获得iF产品设计奖。

  “我们希望能把‘黄昌典’做成一支既好写又好看的年轻毛笔。”李想说,目前“黄昌典”推出了个性订制的服务,如婴幼儿胎毛笔,结婚纪念笔、机构定制用笔等,同时毛笔也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毛笔不仅仅是书写、绘画工具,同样也能作为一种装饰和摆件放在家中,成为体验中式生活方式的载体。”

  ■发展

  目前,从事“黄昌典”毛笔制作和技术研发的人员共有8人,毛笔和毛笔文创产销量逐年递增。除了在毛笔的材料、外观、功能上进行创新之外,“黄昌典”新开发了毛笔制作体验套盒,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记者看到,套盒内包含了毛头、笔杆、挂绳、牙刷、胶水等毛笔制作工具,按照盒内说明书或短视频上的步骤操作,每个人都能自己做出一支毛笔,也能对毛笔的制作过程有更直观的体验。据介绍,这一产品在书画培训机构体验、非遗体验研学和学生劳动实践中深受欢迎,为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便捷实用的方式。

  “我们想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技艺并对此感兴趣,希望非遗技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李想告诉记者,非遗传承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承人本人,非遗的“种子”应当在群众中广泛普及生根发芽,只有这样,非遗才不会走入“死胡同”,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他表示,今后“黄昌典”将会在传承传统的前提下继续创新,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参与到这项传统技艺中来。同时,将继续培养第六代传承人,并申报“中华老字号”,筹建一个集生产、研发、体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基地,挖掘百年企业精神,传承工匠技艺,让“黄昌典”品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