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咏梅:拒绝低俗文创 为未成年撑好多元“保护伞”
潮新闻讯 2023年,一则“10岁女孩文具店买到性暗示钥匙扣”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全网关注。同年底,《焦点访谈》刊播“低俗涉黄手办卖给未成年”的稿件指出,一些中小学校园周边以及网络平台上,在售卖一些恶搞食品、问题文具;甚至,网络上售卖的低俗玩具、色情“手办”不堪入目,严重威胁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的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 张咏梅。王晶 摄
“进一步加强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创产品市场监管和引导,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为安全、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理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咏梅在接受潮新闻采访时呼吁道。
未成年、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塑型时期,喜欢购买、把玩、炫耀“新、奇、特”产品,同时青少年又极容易受到外界的误导,接触或使用含有恶搞、低俗内容的学生用品,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不良引导。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张咏梅十分关心、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行业布局日趋完善、规模日趋壮大。但随着文创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目前市场上部分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创消费品中,出现了迎合低俗文化、暗含暴力倾向或‘擦边’软色情等不良风气的苗头,对广大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张咏梅特别指出,当下,未成年人文创消费品生产销售中主要存在低俗产品屡禁不止、未成年人价值观受影响,产品设计“打擦边球”、依法处置难定性,生产销售隐匿性强、传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焦点访谈》刊播“低俗涉黄手办卖给未成年”的相关调查报道
潮新闻梳理发现,早在2022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下发《关于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去年以来,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有关部门先后开展涉未成年人产品不良内容专项整治,进一步保护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净化儿童玩具、食品和学生用品消费环境。
但从全社会来看,受利益等驱使,涉未成年人文创产品“低俗、涉黄”等问题仍然存在。
对此,张咏梅认为,加强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创产品市场管理,首先要从监管上入手,“要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并加大常态化监管巡查力度,从源头杜绝生产、销售;同时,压实电商平台的监管主体责任,督促相关平台严格审核入驻商家的生产、经营资质,并对商家待发布产品的广告图片、设计文案等进行审核,防范暴力、色情等低俗文创产品流入市场。”
与此同时,张咏梅还强调,要畅通举报渠道,通过媒体曝光、家校活动等方式,加强正向引导,让家长和未成年人了解低俗文创产品带来的危害,提升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价值理念,教育和引导孩子不去接触、购买此类产品,“同时建议文旅部门加强对文创产业的培育扶持,鼓励文创企业创造出更多具有现代审美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让文创产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
“涉未成年人文创产品承担着引导青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功能,需要文创产品生产经营者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能唯市场论、唯营利论。”张咏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