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有新人丨纸寿千年绘古今
原标题:非遗有新人丨纸寿千年绘古今
作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宣纸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其具备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等特质,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至今,在宣纸的原产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仍沿用着明清时期宣纸生产的纯手工技艺。
在位于泾县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里,“90后”工人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巧匠。捞纸工管家明负责“掌帘”,和同伴相互配合,将竹帘放入纸浆槽,左抄右抄一捞一提,通过手感就能把纸张的重量、厚薄、均匀度控制在最小误差;在蒸腾的热气中,晒纸工吴帆指尖轻捻,将厚厚一叠湿润的纸张分离,在焙面上把纸张刷平整、烘干,动作一气呵成。他们说,宣纸制作工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己还要在工作中不断精进技艺,希望将来也能够带徒弟,把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2月6日,吴帆在搬运纸张,准备进行晒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吴帆在进行晒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6日,吴帆在进行晒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吴帆(右)在进行晒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吴帆在进行晒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6日,吴帆(左一)在进行晒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6日,吴帆在进行晒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管家明在进行捞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管家明(右)在进行捞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管家明(前)在进行捞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6日,管家明(前左)在进行捞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管家明在进行捞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6日,管家明在进行捞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2月7日,管家明在进行捞纸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