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振兴路 “驻”进百姓心——记临桂区宛田瑶族乡瓮洲村驻村第一书记徐键
□本报记者陈娟 通讯员唐鑫海 诸葛毅慧
天刚蒙蒙亮,临桂区文广体旅局派驻宛田瑶族乡瓮洲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徐键就已起床,在村委楼打扫着卫生,这是他加入驻村帮扶队伍后,每天做的第一件事。
工作单位从离家不到1公里的城区,变成了40公里之外的乡村,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可徐键说,“虽然离家远了,陪伴家人时间少了,但参与到乡村振兴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为村民做一点微小贡献,我觉得很值。”
发展“直播经济” 推广瑶乡农产品
2022年5月,徐键来到宛田瑶族乡,任瓮洲村驻村第一书记。彼时,瓮洲村以罗汉果、百香果为主导产业,打造的4800亩“两果”产业园刚刚起步,知名度不响,打开销路成为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经过走访调研,徐键发现用传统方式打造包装农产品品牌,做广告推广先期投入成本高昂,回本时间长,不适合当前该村发展现状。对此,他计划通过当前流行的直播带货的方式作为农产品推广突破口,盘活“两果”产业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于是,徐键一方面在工作空余时间利用起个人视频号、直播号等持续向外推介瑶乡农特产品,一方面积极联系派驻单位及乡党委、政府,寻求更大的直播平台,加强直播推介影响力。
2022年11月,徐键走进广西卫视“乡村振兴 圆梦小康”第一书记网络直播间,与广大网友侃侃相谈,推介瓮洲村“两果”产业园种植的百香果、罗汉果,在线分享宛田的特色产品,获得了线上线下观众的热烈反响,仅当天销售额就突破280万元。“现在我家种的罗汉果根本不愁卖,好多人都是看了徐书记的直播前来收购我们的农产品!”脱贫户石荣华说。
多方协同发力 铺就产业致富路
“罗汉果产业基地那里还有一条泥巴路,坑坑洼洼的,平时大车进出困难,种得的罗汉果都没人愿意来收,希望能够把道路硬化一下。”一天,正在村委办公的徐键,接待了前来反映情况的农户。
田间道路是农业生产的“主动脉”,更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大通道”。深知此理,徐键立马驱车来到农户所说的位置。他发现,这条路全长约1200米,沿途种植有800亩罗汉果,关系到80余户罗汉果种植户的产品运输,若能将道路硬化,可有效改善当地罗汉果的运输问题,助推种植户增收致富。了解情况后,徐键立即将道路硬化的建议提交至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帮扶资金,通过多方协同发力,最终争取到53万元资金。今年3月,该道路硬化项目仅用半个月就顺利完工,当地群众连声称赞。
截至目前,瓮潭村种植户已通过该产业路向外运送特色农产品60余吨,产值达500余万元,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产业路修好后,大车也方便进来了,好多收货商都到园子里直接收货,方便多了。”罗汉果种植户贲维玲笑着说。
共庆“三月三” 让瑶乡走向世界
4月21日晚,坐落于深山中的中国传统古村落——宛田瑶族乡东宅江村热闹非凡,12位世界旅游小姐,26位“桂花仙子”来到这里,与游客和当地群众共同体验特色民族文化,感受瑶乡风情,共庆“三月三”节日。此次活动也经由央视镜头让世界了解到这座魅力非凡的瑶乡村寨,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活动的顺利举办自然也少不了徐键的努力,在他来到宛田瑶族乡驻村后,便深深被这里的民族特色所吸引。“同心楼、鼓楼……瑶乡的一景一物都如此有特色,若是能够推广出去,一定能够吸引很多人前来旅游,让这里的群众足不出户吃上‘旅游饭’。”曾是临桂区文广体旅局干部的徐键,对于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具有丰富经验,在设计好三月三活动方案后,便立马联系文广体旅局进行沟通对接,争取到在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曝光机会。最终,在多方努力争取协调下,瑶乡风情透过镜头走向世界,让观众们感受到“瑶族风情小镇”的独特魅力。
“自从节目播出后,来乡里旅游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一问都说是看了直播过来的。现在啊,好些乡里年轻人看到电视,都知道乡里建设得好,愿意回来发展搞旅游了。”花花酒店老板李小花说。
“发展一个产业,修通一条道路,建设一个美丽瑶乡。”这是徐键来此驻村的心声。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不仅住在村里,更是“驻”进了百姓的心里,用实际行动在瑶乡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