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掀“观影补课”潮 原子弹之父的传奇人生如何看懂?

生活资讯 clz123 2023-09-08 10:05 38868

潮新闻讯 本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传记影片《奥本海默》正式登陆中国内地。

这部聚焦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胜利与悲剧的电影,不仅刻画了属于科学天才毁誉参半的人生,更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期间变幻莫测国际局势浓缩于短短3小时中,在一场场科学酿造的奇迹中,见证原子弹缔造者神话的落幕。

波澜壮阔又枝节丰满的叙事、复杂的人物缔造,以及随处可见的物理知识,最大程度还原了真实事件,却也让“高门槛”成为了《奥本海默》的标签。

社交媒体上,不少冲在一线看完电影的博主因此发文,建议大家观影前做好功课,最好读一读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

这部作品由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所著,2006年,两位作者凭借该传记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传记类)。同时,这本书也让诺兰对奥本海默感同身受,被他视做电影灵感来源,“我感觉这部电影呼之欲出。”

电影的故事呈现有何特色?是否忠于原著?我们又该如何看懂《奥本海默》?今天,中译版《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审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在庆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两条叙事主线:“裂变”与“聚变”

初看《奥本海默》时,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懵”,因为这是部横跨政治、历史、物理等多领域知识的电影,影片中埋着大量史实细节,如果不了解影片背景,看起电影难免觉得困难。

接受我们采访时,方在庆正准备看第三遍电影,“我看第一遍时也有不清楚的地方,因为奥本海默的人物关系非常复杂,影片中的人物太多,有些人戏份也不多,甚至一闪而过,想要完全辨认出来有难度;看第二遍时,又去做了些功课,才彻底弄清楚。”

不过,这种困难并不会影响观影体验,反而让《奥本海默》具有了细细品鉴、反复琢磨的可能。如果在观影后去复盘影片,最经常看到的,莫过于“裂变”与“聚变”两个词,它们分别指代两场听证会,一场是1954年针对奥本海默的秘密听证会,另一场则是五年后提名施特劳斯为商务部长的国会听证会。

诺兰将两场听证会掰开揉碎,一黑一白,串起了整部《奥本海默》影片。而要真正看懂电影《奥本海默》,就必须了解这两场直接或间接影响奥本海默人生的听证会,以及两场听证会背后的另一个主角——刘易斯•施特劳斯。

“刘易斯•施特劳斯是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在电影中,由小罗伯特.唐尼饰演,他出生于商人家庭,曾自称靠‘卖鞋’起家,后来成为了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并在杜鲁门时期被任命为少将。”方在庆说,奥本海默在政治上有种不谙世事的“天真”,他无法或者不想洞察施特劳斯自卑与权力欲交错的矛盾心理,以致于用无心之举,让施特劳斯觉得在大众广庭面前丢脸,从而激起施特劳斯的报复心,“电影中有一幕,施特劳斯跟爱因斯坦打招呼,爱因斯坦对他视而不见,施特劳斯因此觉得奥本海默在爱因斯坦面前说了他的坏话,一直怀恨在心。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影片结尾也点明,当时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正在谈论更重要的事情。导演用这样的小细节来刻画施特劳斯心胸狭窄。”

但这或许只是奥本海默悲剧的导火索,1954年的秘密听证会,就是由施特劳斯操纵的,以取消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为由头,诋毁他的名声,让奥本海默无法东山再起,永远失去政治上的影响力。奥本海默也因此白头,陷入精神崩溃。

《奥本海默》掀“观影补课”潮 原子弹之父的传奇人生如何看懂?

另一条叙事线的结尾,施特劳斯也未能得偿所愿,“1959年国会听证会,施特劳斯被提名商业部长,举办了例行听证会,一般情况下这个听证会只是走个形式,但由于他在奥本海默事件中的恶劣表现已渐被人知,最终因三票落选。投反对票的人中,就有美国后来的第35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当时他还是来自波士顿的一个年轻议员。”

方在庆说,小罗伯特.唐尼把施特劳斯演活了,“如此真实的人物塑造,也可以看出导演对历史的重视。这条线索是导演自己挖掘的,在《奥本海默传》中只是简略提过。”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